

来利国际w66,寻迹国宝匠心 解锁山西文水钢模文脉密码
发布时间 : 2025-02-11 浏览次数 : 次中新网山西新闻2月8日电 静静伫立在晋祠的宋代铁人铸像,锚定在时空隧道的源头,承载着文水钢模产业发展的文化密码,也蕴藏着文水匠人的精湛技艺与独特智慧。
以这尊铁人为源头,文水钢模产业如同一支蜿蜒曲折来利国际w66,、生生不息的血脉,在千年前传统铸造技艺的璀璨星芒里悄然孕育,流淌着千年不变的匠心基因,一路披荆斩棘,冲破重重阻碍,义无反顾地汇入现代工业的蓬勃大潮中。在技术革新、时代变迁中始终坚守着对技艺品质的极致追求,在时光的卷轴上铭刻下了区域的夺目印记,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产业发展史诗。
山西太原的晋祠景区,四尊威风凛凛的铁人矗立在金人台上,构成了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北宋初年,晋水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在那个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深信神灵的力量,认为应在晋水源头晋祠以金神(铁人)水患。
太原府文水县的匠人们挺身而出,凭借祖辈传承下来的精湛铸铁技艺,采用先进的分节叠铸法,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用铁块合铸了位于西南角的这尊铁人。这尊铁人右臂高举、瞠目而视、威风凛凛,细节栩栩如生,令人动容。
岁月的风霜并未侵蚀铁人的风采,历经900多年的风雨洗礼,它依旧保存完整,溜光锃亮,被誉为宋朝的“不锈钢”。
铁人腿部“太原府文水县”的铭文格外醒目,它如同古今时空的穿越密码,连接起了铁人与文水县的历史渊源。现代专家发现,这尊铁人含有镍铬等成分,意味着文水匠人在北宋时期就掌握了先进合金技术,堪称古代冶铁业的“黑科技”。与之对比,民国时期补铸的一尊铁人,因为没有镍铬成分而锈蚀斑斑,这更凸显了文水匠人铸造工艺的珍贵与独特。
此外,晋祠对越牌坊两侧的铁狮的底座上有铭文“文水县”。在山西大同善化寺内,立有一尊明代铁牛,铁牛的右身侧铸有“山西文水县徐北都金火匠人宋恩”的清晰铭文。
“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更体现了一千年间文水匠人们在冶铸方面的技术演变”,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山西省钢结构协会会长李海旺评价说,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的铁人、铁狮、铁牛,是研究区域工业文化的重要实物,更是文水钢模产业最为珍贵独特的无形资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入了现代工业的快车道,数字建模、数字切割、3D打印一体成形……如今,走进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钢模企业的现代化生产线和智能化生产设备映入眼帘。在这现代化、科技范的背后,依然活跃着铁艺匠人们的身影,他们的智慧与心血在一代又一代中接力传承。
钢模,作为大型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配套建材,在高速公路、高铁桥梁、墩柱、水利、体育场等众多工程建设的混凝土浇筑工序中,起着盛装、塑形定型的关键作用;城市现代化改造中用到的装配式大型钢桥、钢箱梁等高端定制建材,也离不开钢模。
回溯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水县工程机械厂率先起步,研发生产的“标模”填补了市场空白,让文水县成为了我国钢模板制造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锻造技术不断进步,文水县的钢模板产品也在持续升级。到21世纪初期,文水钢模板产品凭借丰富的种类和量身定制的异型组合钢模板,在国内市场崭来利国际w66,露头角,赢得了口碑和市场份额,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迈进。
进入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行业也迎来发展机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了以钢桥、钢梁、钢箱制造为主的特色重资产制造群体。通过参加展会、网络营销等方式,积极开拓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文水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这不仅便利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联动,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促进了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目前,全县钢结构钢模板企业有100余户,年总产能超45.6万吨,在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占比达35.9%。该产业具有能耗低、税赋贡献大、劳动力报酬较高的行业特点,2024年总产量达到24.3万吨,全县从业人员1万人,其中技术工人3000人,安装销售6000多人来利国际w66,来利国际w66,。
文水县工信和科技局局长梁志峰自豪地说:“我县的钢模产业市场口碑良好,是我国主要的钢结构和钢模板产业集聚地和山西省最大的钢模板生产基地,太原通达桥钢桥项目、太原南站钢桥项目、南京312国道钢桥项目等都是文水县企业的代表作。”此外,产业基础扎实、产业工人队伍成熟、销售网络完备成形,这是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
当地企业常年与中铁、中建及各省路桥公司等央企国企开展合作,参与了雄安新区、“一带一路”相关重大项目,这些经典项目成为文水工业制造业崛起之路上的关键坐标。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文水县钢模产业的崛起,有着其独特的基因密码,这密码便是蕴藏在悠久岁月里的文化禀赋,它如同隐匿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为文水钢模产业的发展照亮了熠熠生辉的前景。
回溯到2024年3月,吕梁市新型工业化推进暨制造业振兴升级大会上,文水县凭借产业规模和产业集群优势,斩获“市级钢结构钢模板特色专业镇”的授牌,这是对过往成就的认可,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区域品牌建设是文水钢模产业的重要议题。先人在千百年前铸造的铁人、铁狮、铁牛,成为了文水钢模产业独有的文化记忆;这些传统文化的加持,钢模中的历史基因被唤醒,让它不再是冰冷的工业产品,而是拥有了独特的血脉和内涵,每一块钢模都承载着文水匠人的智慧与匠心;每一位从业者都化身成了文化的传播者和承载者;厚重的文化底蕴,增强了品牌的标识性、吸引力、辨识度,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文化的生命力。
为发挥文化力量,提升品牌建设水平,文水县人民政府与新华指数研究院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了“新华?文水钢模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文水钢模产业犹如展翅高飞的雄鹰,乘风而上,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到2023年,指数达到了令人瞩目的221.31点,较2019年上涨121.31%。在细分领域中,“创新发展”子指数更是动力十足来利国际w66,。即便在2024年建筑业面临下行压力的严峻背景下,创新发展指数依然逆势上扬,达到了最高点131.43点,彰显了文水钢模产业在科技研发与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
文水县政府党组成员、文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武英喆信心满满,他说,文水县将继续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禀赋、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历史优势,推动钢模产业高质量大步向前。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道路上,文水县计划到2027年实现年总产值35亿元的宏伟目标。同时,大力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竞争力卓越的企业,到2027年培育出2-3户亿元以上的企业。此外,还将积极辅助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力争建造1个省级技术中心,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今,当我们再次漫步晋祠,静静地驻足于铁人面前,与之凝视的瞬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与一千年前来自文水县的工匠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感知他们的才思与匠心,聆听文水铸铁业的辉煌过往,也让他们知晓我们的拼搏和奋斗。晋祠铁人,这件跨越千年的国宝遗存,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文水县钢模产业历史的发轫者、见证者,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水人,不断解锁铁艺的奥秘,为世界制造业贡献文水智慧。(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